南聖九十年,我的二十年│陳逸偉區長

台南聖教會已經90周年了,時間過得很快,我在南聖也有20年了。有人說教育是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90年的教會,會有什麼樣的果效呢?答案在於蛻變,我也是一樣。感謝神,在我人生的精華年歲,30-50歲的年紀,都在南聖與主同行。南聖是我第一個教會,直到現在。在這裡結婚,在這裡受洗,在這裡認識主,在這裡經歷神的作為,讓我的生命有了重大的改變。剛好這段時間也正是教會改變最大的時候,我可以說是「恭逢其盛」。在我剛受洗的時候(我是至今少數在台南神學院聚會時期受洗的人) ,正面臨教會的搬遷建堂,有好些人因為有不同意見而離開了教會。感謝神讓我當時仍然有單純的心,相信神在牧者身上的引導,並且持續跟隨著教會的腳步。當教會在南神聚會的時候,我住在新樓醫院旁邊,1999年教會搬來安平區的時候,我也在2000年搬來安平區。

感謝神讓我可以在南聖,因為在這裡我看到了對真理的堅持、對神道路的渴望,與牧者們用全生命的擺上,也讓我看到了更多雲彩般的見證人。我確信這是個有神同在的教會,因為天天都有神蹟奇事。兩次的建堂就是如此,神從不誤事,沒有一次我們已經先預備好了資金,但是所有該付的費用都付得出去,而且就是如高牧師所說「我們教會沒有有錢人」。因此我的信心在這段時間一起被建立起來,因為又真又活的神就在我們教會當中。

除了牧者對道路的堅持,另外我看到許多如雲彩般的見證人,例如明容與明真傳道、王裕國弟兄、林金惠弟兄和李振智弟兄,他們雖然都曾經歷喪偶或是病痛,但是從他們的身上看到那極大的信心,在乾旱無水之處仍然渴慕並仰望神,因此也從他們的身上看到神奇妙的作為與榮耀。我們也看到更多原本卑賤但是後來被主翻轉更新的生命,到處充滿美麗的見證是我們教會最大的特色。

教會的發展之快,超過我們的想像。從1999年遷移到安平區時的400人左右,很快的到2008年重新建堂的800多人,到現在將近2000人了。開始進行細胞小組化的教會形態時,有5個牧區,到現在已經有17個牧區了,因此分為三個軍團。此外,教會的生活實在太精采豐富了,精彩到你還來不及喝采,又看到下一個驚喜。從最早期的河邊音樂會開始,到後來假日公園音樂會、軍團音樂會、民生綠園聖誕點燈、各地快閃聖誕音樂會、彩虹生命劇,以及每年聖誕的壓軸—全教會歌劇,真是20年如一日的沒有間斷過。盡情的敬拜—錫安與新錫安的敬拜團;屬靈裝備與建造的門訓與小組長訓練;年度的短宣隊與各軍團的對外宣教;牧區或軍團盃的戲劇、歌唱、微電影的比賽,在在表現出在基督裡優質的文化。對於喜歡運動的弟兄姐妹,有桌球的活動與比賽,有讚美操,還辦了許多的活動如慢跑或騎單車。有這麼豐富的教會生活,真的讓我少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涉獵,但是又何妨?因為「在你的院宇住一日,勝似在別處住千日」(詩84:10)「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,便知道他是美善。投靠他的人有福了!」(詩34:8)。

感謝神讓我在南聖一路與祂同行,在我失落的時候,祂就在教會裡面成為我的安慰與力量;在我豐富的時候,祂也一直提醒我要戒慎恐懼,謹守祂的典章律例,並要歡喜樂意的服事祂,所以這20年我真的從祂那裡領受極豐富的恩典。我的母親在15年前過世之前已經決志,因而影響到我的父親也開始接觸信仰,而在2012年和我兒子同一年受洗,並醫治了他的憂鬱症。我父親在去年回到天家,在他的安息禮拜讓我姐姐受到極大的感動,她在今年也受洗了。我在南聖的20年深深體會到詩篇65篇所說的「你眷顧地,降下透雨,使地大得肥美, 神的河滿了水」「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,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」。

90年的「老」教會與20年的「老」基督徒,一般人會怎麼想呢?恐怕都認為是制式化、傳統、無力感、叫不動走不動。感謝神,因為祂的意念與道路一直都在支配著我們,讓我們教會一直是因尋求主而向著標竿直跑,天天更新。所以90年的教會依然還是這麼的喜樂、活潑,充滿力量;一樣的,20年的老基督徒,只要緊緊跟隨教會的腳步,還是可以如鷹展翅上騰,結更多美好的果子。能夠在受洗的教會一直委身到老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喜樂與榮耀,我期待與主同行的下一個20年,仍然是如此的精采豐富。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!

◤ 陳逸偉區長 ◢
第三軍團│保羅牧區


留言